目錄頁

2022年5月19日 星期四

十二宮位與中醫學習的提問。

這是阿若優心理占星對於宮位意義的分法。


比較熟的學弟妹可能才知道我的第二副修是占星
(嗯?那第一副修是什麼,是塔羅
為什麼會對這個有興趣呢,應該是說在一個午後咖啡時光受到學弟Henry的影響,覺得占星也是一種圓的整理,而且是從十二個面向來整理人生。由於小弟本來就是個筆記整理控,後來有一段時間就研究相關的東西了。

我個人覺得最有收穫的是一次可以切入十二個角度來幫助我們評估一個主題或事件。譬如拿中醫的學習對照十二宮位來說好了,可以擬成十二個問題來自我檢視:
  1. 我理解的中醫理論什麼?我知道他是怎麼構成的嗎?
  2. 我想要透過這樣的理論達到什麼樣的效果?
  3. 我能不能透過這樣的理論觀察世界得到驗證?或者藉由周遭發生的臨床事實來修正我的觀點?
  4. 我跟哪些師長老師們學習?他們給了什麼啟發?我學到了什麼方法?
  5. 我的醫療理念是什麼?我想要透過醫療做到什麼樣的結果?
  6. 我想要透過工作完成什麼嗎?我如何分配工作與生活的比例呢?
  7. 我目前比較熟悉的病種有哪些?
  8. 我比較常常踢鐵板的病種有哪些?有哪些師長可以詢問的嗎?
  9. 透過自己的臨床歷程,我對自己的實踐經驗是否能開始總結?
  10. 我對於工作環境與目前的職業有什麼需要調整的嗎?
  11. 我是否有相同理念的同儕圈能夠一起討論相關的醫療問題?
  12. 如果此生就要走到終點,我還有沒有其他想做的事情?
最近多重宇宙的觀點很夯,而透過宮位的框架聯想,可以一次擁有十二個透鏡,來檢視我們自己的學習,也是一種多重宇宙觀的練習吧
學習不是找出別人已經知道的事情。它是為了我們自己的目的解決我們自己的問題,不管是提問、思考或是驗證,我們一直追尋,直到解決方案成為我們自己生活的一部份。
—《非理性的時代》 第三章 啟動學習之輪

220520.Frank Le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學習日誌】今年有關AI與中醫學習的分享?(231029更新)

一方面是因為自己興趣,也習慣從其他領域概念去比對自己原來的中醫專業領域,去想想還有什麼可以優化或者借鏡的部分。不知不覺今年就講了幾場有關中醫與AI領域混搭相關的演講。這篇文章主要是自己稍微回顧一下目前的腳步。 1. 3/16 嘉義長庚中醫部 - 病例檢討流程的系統化策略 - 這...

Popu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