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早期病種比較不好理解,所以這次也用了近似年代多文本對照的方式。真的找不太到線索的,用《雜病源流犀燭》(1773)沈金鰲 先生的著作作為對照。
2022年5月25日 星期三
2022/5/25-中藏經心臟篇(5)演講錄影備份
由於早期病種比較不好理解,所以這次也用了近似年代多文本對照的方式。真的找不太到線索的,用《雜病源流犀燭》(1773)沈金鰲 先生的著作作為對照。
2022年5月19日 星期四
十二宮位與中醫學習的提問。
![]() |
這是阿若優心理占星對於宮位意義的分法。 |


為什麼會對這個有興趣呢,應該是說在一個午後咖啡時光受到學弟Henry的影響,覺得占星也是一種圓的整理,而且是從十二個面向來整理人生。由於小弟本來就是個筆記整理控,後來有一段時間就研究相關的東西了。
我個人覺得最有收穫的是一次可以切入十二個角度來幫助我們評估一個主題或事件。譬如拿中醫的學習對照十二宮位來說好了,可以擬成十二個問題來自我檢視:
- 我理解的中醫理論什麼?我知道他是怎麼構成的嗎?
- 我想要透過這樣的理論達到什麼樣的效果?
- 我能不能透過這樣的理論觀察世界得到驗證?或者藉由周遭發生的臨床事實來修正我的觀點?
- 我跟哪些師長老師們學習?他們給了什麼啟發?我學到了什麼方法?
- 我的醫療理念是什麼?我想要透過醫療做到什麼樣的結果?
- 我想要透過工作完成什麼嗎?我如何分配工作與生活的比例呢?
- 我目前比較熟悉的病種有哪些?
- 我比較常常踢鐵板的病種有哪些?有哪些師長可以詢問的嗎?
- 透過自己的臨床歷程,我對自己的實踐經驗是否能開始總結?
- 我對於工作環境與目前的職業有什麼需要調整的嗎?
- 我是否有相同理念的同儕圈能夠一起討論相關的醫療問題?
- 如果此生就要走到終點,我還有沒有其他想做的事情?

學習不是找出別人已經知道的事情。它是為了我們自己的目的解決我們自己的問題,不管是提問、思考或是驗證,我們一直追尋,直到解決方案成為我們自己生活的一部份。
—《非理性的時代》 第三章 啟動學習之輪
220520.Frank Lee
2022年5月17日 星期二
2022年5月16日 星期一
211108-中山醫院中西整合醫療科邀請演講-倉廩與水泉
緣起
在2019年9/21日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北港媽祖醫院中醫部曾經演講這個主題,在2021年11/08承蒙邀請,在中山醫院中西醫整合醫療科重新再分享一次這個主題。
倉廩與水泉,是在《素問‧脈要精微論》的一段提到的:「倉廩不藏者,是門戶不要也。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以這兩個要素為臨床辨證切入的起點,跟大家分享一下典籍給我們的思考提示以及臨床上可能的應用。
![]() |
如果將學習用遊戲化的角度來看的話,在學校的學習就是點選技能樹,而實際上上診就是開始臨床打怪了。臨床打怪後分成兩種狀況,成功升級以及被怪物打。怎麼應對後續的方法學,正是我們要練習思考與實作的。 |
2022年5月12日 星期四
關於脈學系統座標軸不一致的問題。
研精醫訊的剪貼
學生時代曾經翻閱《研精醫訊》的某一期,看到了一段關於脈學系統座標軸不一致的論述。翻拍如下:
- 選擇一個您最相信的系統,從一而終,唯有如此您的把脈結果才能前後比較,進而才有可能和病證連結,賦予臨床意義,也就是脈象的解讀。這就像天文望遠鏡必須有一整套座標系統,如果每次座標系統都不同,相同的一顆星星,永遠被誤以為是另外一顆星,這樣的宇宙永遠是混沌的。雖然歷代醫家創造出不同的脈診定位系統,同道只需固定使用一種,就是最好的了。
- 有時候學弟妹很高興的回饋病症的改善,我都會加減詢問那麼他們的脈象呢?或者其他客觀可以觀察的指徵你有注意到有什麼變化嗎?有時候學弟妹往往會容易忽略這些可以觀察及觸摸的訊息前後作為一個比較。
- 就好像北極星,是人們說它在正北方。它是否代表正北方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每次您都能用相同的方法找到它,這樣其它的事物才能因它而各安其位。
小結
整理與延伸一下相關可能的方法學:
- 脈診的系統
- 了解自己所學脈診系統的源流。
- 如何解決脈診系統不一致的問題?
- 選擇一種分析的方法(座標軸)
- 這種分析的方法能夠讓我們確立診斷
- 這種分析的方法能夠有一定指導選藥的原則與典籍基礎
- 最後的結果能夠在臨床上獲得可重複驗證的療效
- 比較座標軸的優劣,跟研究座標軸的譜系,跟能夠使用某一種系統的座標軸來進行診斷,完全是不一樣的事情。
- 要完善臨床診斷的能力,是要研究該體系的座標軸引導我們的準確度是否能夠更為精確與實用。
2022年5月8日 星期日
關於占星的入門。
1.關於占星的入門書籍
關於占星的入門,我自己會推薦《占星十二宮位研究》,霍華・薩斯波塔斯的作品。由於自己也是喜歡整理類的書籍,如果把整理人生這個動機,放在閱讀這本書,也會收穫不少。因為十二個宮位,代表著十二種可以切入人生分析的角度,我們在閱讀中的時候,如果想要找到具體的案例,直接打開自己的星盤宮位,研究相關的星座與行星落點,是最快學習的方式。因為自己的生命故事,自己是最清楚的,又或者有時藉由閱讀星盤,詮釋星盤象徵的時候,想起了自己曾經忘記的一些經歷等等。因此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要一邊讀,一邊搭配自己的星盤,增加自己的詮釋實務的經驗。
2.十二宮位重要概念的檢索
這本書的附錄489.有十二宮位的重要概念摘要可以檢索。這個也是拿來查閱或者複習用不錯的段落。有時候我們遇到一些瓶頸,或者需要一些創意來源的時候,除了苦思之外,也可以藉由查閱星盤宮位以及自己的星盤,看看有什麼聯想以及提示。譬如上升點與第一宮,就有著「人生的焦點」的含義,如果要思考這方面的取向,就可以看看宮位所在的星座有沒有什麼提示當作建議供我們思考。譬如我的上升點是金牛座:
若是上升點落在土象的金牛座上面,這個人就必須用比較緩慢又從容的態度去面對生命。上升點金牛座必須規劃、組織,並且有條不紊地朝目標邁進,而不是衝動地一頭栽入。(P188)
確實自己對於整理類的技巧是有興趣的想學習的,而如果心中帶有著急躁感時,往往在整理上就會事倍功半,而且虛耗很多空想在思考上。讀到這段能夠提醒自己,每天累積一些東西,確認自己的目標之後,老老實實地前進即可。
3.閱讀其他材料時的連動
了解宮位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在閱讀其他作品的時候,也能夠刺激自己的發想與對宮位的連結。譬如在閱讀到這段的時候:
跟隨這些老師修煉的第一個階段,我學習到的是,生活中很多事情皆可為師。我們常常會碰到一些狀況,一些人,對我們形成挑戰或是打開了我們的視野,使我們洞察到一些義理。我們也許是生病了,因此了解到自己的生活方式並不健康;也許是觸碰到了自身的局限,使我們不得不跟著成長;或許是幾個小朋友,一直在考驗我們的耐心;或許是有人總讓我們很困擾,因此不得不面對自己內在的成見及「陰影」。就這種觀點而言,這一切的經驗,都是我們的老師,在喚醒我們多了解自己。問題在於,我們是否願意面對這些事情,是否願意改變? —《榮格與密宗的29個覺》P.086
要了解自己的學習方式,可以考察自己星盤的水星,所落在的宮位與星座的提示。內在的成見與陰影,也可以考察自己星盤的第八宮(引發內心的「黑暗」、本能和熱情,體內憤怒的嬰兒(p496)。) 自我與他人的互動,可以考察自己的第一宮位(我是誰)與第七宮位(關係宮)之間的互動。等於在閱讀或者觀看各種材料的時候,都能夠加強我們學習宮位理解的素材。推薦大家試試,是一個很不錯的體驗。
4.培養感受風雨的能力
一個人在某一生命領域總會遭遇特定的經驗,而這都取決於他的心理如何認知、反應或詮釋這個生命領域。(p15)
透過十二個面向的宮位閱讀,加上自己的生命經驗累積的時間作為要素,彼此相激盪的影響,常常會產生一些詮釋。而透過閱讀自己星盤的象徵,與回顧過去生命經驗所帶來的各種影響,我們也不斷地在其中學習如何詮釋與理解我們自己的人生。如果能得到一絲的慰藉,而獲得些許的啟發,從中學習到一些經驗,不是也是挺好的嗎?
美國知名創作歌手巴布.狄倫(Bob Dylan),在二○一六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以歌詞獲得諾貝爾獎的音樂人。他的名言:「有些人能感受雨,而其他人只是被淋溼了而已。」(Some people feel the rain. Others just get wet.)這一段話,也成為我人生中,面對一次又一次此起彼伏的挑戰與挫折時正能量的來源,每每安定我那不安而躁動的心,並且轉化負面的情緒糾纏為助力,成為激勵自己不斷跨越障礙前進的內在原力。
你我人生中所經歷的每一場風雨,看似隨機地出現,而意料之外的暴雨總是讓人毫無防備,也因此躊躇不前。有些人被困住了、有些人被淋濕了,然而我由衷地希望,你我總是可以在風雨中獲得一些新的體悟。
——《內在原力》
2022年5月1日 星期日
傷寒恆論113方總目
傷寒恆論有「一百一十三方總目」,可以適合拿來檢視自己對哪些處方熟悉,以及處方相關的整理。
220502.Frank Lee.
太陽上篇 計一十四方
- **桂枝湯** 桂枝 白芍 甘草 生薑 大棗
- **五苓散** 豬苓 茯苓 澤瀉 白朮 肉桂
- **桂枝加附子湯** 於桂枝湯內加附子一枚
- **桂枝加桂湯** 於桂枝湯內加桂二兩
- **桂枝人參湯** 桂枝 人參 甘草 白朮 乾薑
- **葛根黃連黃芩湯** 葛根 黃連 黃芩 甘草
- **桂枝去芍藥湯** 於桂枝湯去白芍
-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 於桂枝湯內去白芍加附子
- **桂枝加厚朴杏仁湯** 於桂枝湯內加厚朴杏仁
- **桃仁承氣湯** 桃仁 桂枝 大黃 芒硝 甘草
- **抵當湯** 水蛭 虻蟲 桃仁 大黃 **附:代抵當湯** 桃仁 歸尾 生地 肉桂 大黃 玄明粉
穿山甲 - **十棗湯** 芫花 大戟 甘遂 大棗
- **大陷胸湯** 大黃 芒硝 甘遂
- **大陷胸丸** 大黃 芒硝 甘遂 葶藶 杏仁 白蜜
太陽中篇 計三十五方
- **麻黃湯** 麻黃 杏仁 桂枝 甘草
- **小建中湯** 即桂枝湯加飴糖
- **茯苓甘草湯** 茯苓 桂枝 甘草 生薑
- **芍藥甘草附子湯** 三味
- 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一兩新加湯
-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四味
- **桂枝甘草湯** 二味
-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四味
- **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 五味
- **生薑瀉心湯** 生薑 甘草 人參 黃連 黃芩 乾薑〔半夏〕〔大棗〕
- **甘草瀉心湯** 甘草 黃連 乾薑 大棗〔黃芩〕〔半夏〕
- **大黃黃連瀉心湯** 二味
- **附子瀉心湯** 附子 大黃 黃連 黃芩
- **半夏瀉心湯** 半夏 黃芩 人參 乾薑 黃連 甘草 大棗
- **赤石脂禹餘糧湯** 二味
- **大柴胡湯** 柴胡 黃芩 半夏 生薑 大黃 大棗 枳實 白芍
- **旋覆代赭石湯** 旋覆花 人參 半夏 甘草 大棗 代赭石 生薑
- **小陷胸湯** 黃連 半夏 栝蔞實
- **柴胡桂枝湯** 柴胡 黃芩 人參 半夏 生薑 桂枝 白芍 甘草 大棗
-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柴胡 龍骨 半夏 人參 大黃 鉛丹 桂枝 牡蠣 茯苓 生薑 大棗
- **炙甘草湯** 甘草 阿膠 麻仁 桂枝 人參 生地 麥冬 大棗 生薑 清酒
- **四逆湯** 生附子 乾薑 甘草
- **梔子乾薑湯** 二味
- **梔子生薑豉湯** 三味
- **梔子厚朴湯** 梔子 厚朴 枳實
- **梔子豉湯** 二味
- **梔子甘草豉湯** 三味
- **乾薑附子湯** 二味
- **抵當丸** 水蛭 虻蟲 桃仁 大黃 共杵為丸
-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 四味
- **桂枝附子湯** 桂枝 附子 甘草 生薑 大棗
- (白朮附子湯)〔去桂加白朮湯〕 白朮 附子 甘草 生薑 大棗
- **甘草附子湯** 甘草 附子 白朮 桂枝
-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 麻黃 杏仁 生薑 連軺 赤小豆 甘草大棗 梓白皮
- **梔子柏皮湯** 梔子 黃柏 甘草
太陽下篇 計一十四方
- **大青龍湯** 麻黃 甘草 生薑 大棗 桂枝 杏仁 石膏
- **桂枝麻黃各半湯
- 桂枝二越〔婢〕一湯** 於桂枝湯內加麻黃石膏
- **桂枝二麻黃一湯
-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 於桂枝湯內去桂加茯苓白朮
-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 桂枝 甘草 生薑 大棗 蜀漆 龍骨 牡蠣
-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四味
- **甘草乾薑湯** 二味
- **芍藥甘草湯** 二味
- **茯苓四逆湯** 茯苓 人參 附子 甘草 乾薑
- **黃連湯** 黃連 人參 半夏 乾薑 桂枝 甘草 大棗
- **小青龍湯** 麻黃 芍藥 半夏 五味子 桂枝 甘草 乾薑 細辛
- **白虎加人參湯** 於白虎湯內加人參
- **白虎湯** 知母 石膏 甘草 粳米
陽明上篇 計四方
- **小承氣湯** 大黃 枳實 厚朴
- **調胃承氣湯** 大黃 芒硝 甘草
- **豬苓湯** 〔豬苓〕 茯苓 澤瀉〔阿膠〕 滑石
- **茵陳蒿湯** 茵陳 梔子 大黃
陽明中篇 計四方
- **蜜煎導法** 一味
- 豬膽導法 一味
- **大承氣湯** 大黃 芒硝 厚朴 枳實
- **脾約丸** 麻仁 杏仁 芍藥 大黃 枳實 厚朴
少陽篇 計二方
- **小柴胡湯** 柴胡 人參 半夏 甘草 黃芩 生薑 大棗
- **柴胡桂枝乾薑湯** 柴胡 乾薑 桂枝 黃芩 甘草 牡蠣 栝蔞根
合病篇 計五方
- **桂枝加葛根湯** 於桂枝湯內加葛根
- **葛根湯** 葛根 麻黃 桂枝 白芍 甘草 生薑 大棗
- **葛根加半夏湯** 於葛根湯內加半夏
- **黃芩湯** 黃芩 芍藥 甘草 大棗
-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 於黃芩湯內加半夏生薑
痰病篇
- **瓜(帶)〔蒂〕散** 甜瓜(帶)〔蒂〕 赤小豆
太陰篇 計二方
- **桂枝加芍藥湯** 於桂枝湯內倍加芍藥
- **桂枝加大黃湯** 於桂枝湯內倍加大黃
少陰前篇 計八方
- **麻黃附子細辛湯** 三味
- **附子湯** 附子 茯苓 人參 白朮 白芍
- **麻黃附子甘草湯** 三味
- **吳茱萸湯** 吳萸 人參 生薑 大棗
- **白通湯** 蔥白 乾薑 附子
- **白通加人尿豬膽汁湯** 於白通湯內加人尿豬膽汁
- **真武湯** 茯苓 白朮 芍藥 生薑 附子
- **通脈四逆湯** 附子 甘草 乾薑 蔥白
少陰後篇 計八方
- **黃連阿膠湯** 黃連 阿膠 黃芩 雞子黃 白芍
- **桃花湯** 赤石脂 乾薑 粳米
- **豬膚湯** 一味
- **甘草湯** 一味
- **桔梗湯** 桔梗 甘草
- **半夏散及湯** 半夏 桂枝 甘草
- **苦酒湯** 半夏 雞子
- **四逆散** 甘草 枳實 白芍 柴胡
厥陰上篇 計三方
- **烏梅丸** 烏梅 細辛 乾薑 黃連 人參 桂枝 附子 黃柏 當歸 〔川椒〕
- **當歸四逆湯** 當歸 細辛 甘草 通草 白芍 桂枝 大棗
-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於前方內加吳萸、生薑
厥陰中篇 計二方
- **麻黃升麻湯** 麻黃 升麻 當歸 知母 黃芩 天冬 葳蕤 石膏 白朮 乾薑 白芍 茯苓 甘草 桂枝
- **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 四味
厥陰下篇 計一方
- **白頭翁湯** 白頭翁 黃連 黃柏 秦皮
過經不解 計一方
- **柴胡加芒硝湯** 於小柴胡湯內加芒硝
差後勞復食復 計四方
- **枳實梔子豉湯** 枳實 梔子 豉
- **牡蠣澤瀉散** 牡蠣 澤瀉 蜀漆 葶藶子 商陸根 海藻 栝蔞根
- **理中丸** 人參 乾薑 甘草 白朮
- **竹葉石膏湯** 竹葉 石膏 半夏 人參 甘草 麥門冬 粳米
陰陽易病 計一方
- **燒褌散** 男病用女褌,女病用男褌,燒灰
2022/04/27 中國附醫中醫部演講-中藏經(11) 論心臟虛實寒熱生死逆順脈證之法第二十四 -4
【演講公告】
週三早上04/27週三0730-0820 ,一樣在網路上跟大家繼續報告一下中藏經的心藏篇。本來以為再一次就可以把心藏篇的雜病談完了,結果還沒辦法><
因為三月停了一次,所以這次會先整體複習一下,中藏經心藏篇的整體架構,然後往雜病系統的條文做討論。首先就會碰到與靈樞藏府病形篇同源的條文與各種雜病症候。這次會把內經中相關伏梁的條文,拿出來一併檢視與討論。
感謝大家~
220422.Frank Lee.
【學習日誌】今年有關AI與中醫學習的分享?(231029更新)
一方面是因為自己興趣,也習慣從其他領域概念去比對自己原來的中醫專業領域,去想想還有什麼可以優化或者借鏡的部分。不知不覺今年就講了幾場有關中醫與AI領域混搭相關的演講。這篇文章主要是自己稍微回顧一下目前的腳步。 1. 3/16 嘉義長庚中醫部 - 病例檢討流程的系統化策略 - 這...
Popular Posts
-
一方面是因為自己興趣,也習慣從其他領域概念去比對自己原來的中醫專業領域,去想想還有什麼可以優化或者借鏡的部分。不知不覺今年就講了幾場有關中醫與AI領域混搭相關的演講。這篇文章主要是自己稍微回顧一下目前的腳步。 1. 3/16 嘉義長庚中醫部 - 病例檢討流程的系統化策略 - 這...
-
對完發票之後,寫了一下剛剛的流程: 發票兌獎的心得 先把發票集合起來,然後批次處理。 先把一小堆分出來,然後一張一張進行處理: 1. 如果是未來才能兌獎的,分成一堆 2. 如果是帳單屬於要銷毀的,分成一堆 3. 如果是可以對獎的,用手機進行兌獎。 反覆進行上述的流程,看似很大一堆...
-
接續 上篇 的討論 =關於組成的討論= - 甘草一兩 桔梗八錢 天冬四錢 麥冬四錢 地骨三錢 桑皮三錢 黃芩二錢 杏仁二十粒 白蜜五錢 甘桔二冬湯,以我們常用在少陰咽痛的甘草桔梗湯為底,再加上天門冬、麥門冬、地骨皮、桑白皮、黃芩、杏仁、白蜜。這個處方怎麼記比較好記呢,首先我們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