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頁

2020年11月26日 星期四

11月讀書佳句回顧

人生苦短,收集些好句子也是不錯。以下是11月讀到自己覺得不錯的"心靈資糧"。


▍負傷的治療者-盧雲

P.027 後現代人有如下特徵:1.歷史感的斷裂 2.意識形態的碎片化 3. 尋覓新的永生之道

P.088 一個祈禱的人,能夠在他人的面容中發現彌賽亞的聖顏。

P.091 即使是兩人之間的簡單對話,也可以是生與死的抗衡較量。

P.109 每個人的內心都是一個神祕的深淵,他者難以解讀透徹

P.112. 語言永不能填滿過去與未來的虛空,只有一個人實實在在的臨在才能填滿。因為只有這樣,盼望才會油然而生。


▍宗教療癒與生命超越經驗-余德慧

P.249 任何一個你可能碰到的東西都是修行的平台。修行不是進入某一個宗教才叫作修行,而是任何一個地方都可能是修行的地方。


▍身體的歷史‧序‧倪為國

人的一生行程,身體就是唯一的腳本。


▍博伽梵歌原意

P.145 憤怒導致錯覺,錯覺使記憶迷亂。當記憶迷亂時,智力就喪失。智力一喪失,人就重新墜入物質泥潭。


▍奇蹟課程

P.306 當你的平安受到任何威脅或騷擾時,不妨這樣對自己說:我不知道任何事情的意義,包括這件事在內。因此,我也不知道如何回應才是。從今以後,我不再借助過去的經驗作為我的指路明燈。

P.350 地獄的吸引力就藏在罪咎可怕的魅力之中,這正是小我獻給所有自認卑微無用之人的禮物。每個特殊關係都暗含著「我是卑微的」信念,因為只有受到剝削的人才會重視特殊性。要求特殊待遇,並且把特殊待遇視為愛的表達,遲早會讓人轉愛為恨的。


▍奇蹟課程學員手冊

L.121 寬恕是幸福的關鍵。


▍後會無期‧韓寒

從小聽了很多大道理,依舊過不好生活。


▍刻意練習

突破瓶頸的最佳方式,就是以新的方法挑戰自己的大腦或身體。


▍精準練習‧成甲

如何透過刻意練習來掌握臨界知識和提升元認知能力?(1).對基本核心知識化小圈 (2).將基本知識組合成更大的知識能力單位 (3).在各知識能力單位之間建構認知框架。


▍網路影片‧巴夏

你恐懼的事物有多強烈,其中就蘊含更多自由的真相。


▍實習神明手冊・Jane Roberts.

P.168 一個太過僵化的自我,會阻止你充分感受任何情緒,讓人生真的變得非常乏味。


▍搞定・David Allen

P.049 混亂不是問題,花多久時間找出事物相互間的關係,才是真正的賽局。


▍第五項修練・Peter M.Senge

P.164 只尋求工作外的滿足,而忽視工作在生命中的重要性,將會限制我們成為快樂而完整的人的機會。

P.175 真正有創造力的人,會使用遠景與現況之間的差距來產生創造的能量。

17112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學習日誌】今年有關AI與中醫學習的分享?(231029更新)

一方面是因為自己興趣,也習慣從其他領域概念去比對自己原來的中醫專業領域,去想想還有什麼可以優化或者借鏡的部分。不知不覺今年就講了幾場有關中醫與AI領域混搭相關的演講。這篇文章主要是自己稍微回顧一下目前的腳步。 1. 3/16 嘉義長庚中醫部 - 病例檢討流程的系統化策略 - 這...

Popu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