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頁

2022年4月27日 星期三

四物湯與當歸四逆湯


開始上診之後,常常會遇到鑑別診斷的挑戰。後來漸漸才發現,品讀一些老醫家的醫案,也可以儲備一些鑑別診斷的資糧。

==李克紹醫案==

李某某,男,1966年初夏初診。自訴:頭目不適,似痛非痛,有如物蒙,毫不清爽,已近一年。自帶病歷一厚本,若菊花、天麻、鉤藤、黃芩、決明、荊、防、羌、獨等清熱散風藥物,幾乎用遍,俱無效果。患者舌紅苔少。考慮是血虛頭痛,為擬四物湯加蔓荊子一方。3劑。

- 小李評:
1. 從用藥的歷史可以知道發散風藥,或者清肝熱的藥物對這個患者的病機較不對證。
2. 李老初診判定使用四物湯加蔓荊子。

*順便了解一下蔓荊子的藥典。
[[蔓荊子]]
《神農本草經》:味苦,微寒。主治筋骨間寒熱,濕痺,拘攣,明目,堅齒,利九竅,去白蟲。
《名醫別錄》:去長蟲,治風頭痛,腦鳴,目淚出,益氣。久服令人光澤,脂致,長鬚發。
* 注意蔓荊子的作用部位:目、九竅、頭、腦

複診:自述服上方第一劑後,曾經一陣頭目清爽,但瞬間即逝。接服二、三劑,竟連一瞬的效果也沒有了。仔細診察,無意中發現,時近仲夏,患者兩手卻較一般人為涼。
再細察脈搏也有細象。因想《傷寒論》中論厥症,肢冷脈細,為陽虛血少,屬於當歸四逆湯症。此患者舌紅苔少,也是血少之證,論中雖未言及本方能治頭痛,也不妨根據脈症試服一下。即給予本方原方3劑。

- 小李評:
1. 曾經有效過,但後來卻沒有。重新診斷,用了觸診檢查末梢溫度較低(兩手比一般人涼)暗示著陽虛,脈象上有細象,暗示血少的指徵。
2. 本案陽虛血少的指徵:a.舌紅苔少 b.兩手涼 c.脈細

三診:果然症狀基本消失。為了鞏固療效,又給予3劑。患者說,已能恢復工作。

按語:本案辨證眼目是肢冷脈細,此陽虛血少證。陽虛血少,頭目失榮,而不清爽,如物蒙裹,故以當歸四逆湯而取效。

==討論==

1. 四物湯為什麼一下有效,後來卻沒效?

或許刪補名醫方論的選注,可以給我們一些提示。

四物湯 治一切血虛、血熱、血燥諸證。
*四物湯在刪補的歸納,是治療「血虛」「血熱」「血燥」的證候。因此在辨證上,還要考慮有除了血虛之外,還要有傷陰「血燥」與化熱「血熱」的指徵。

刪補引張璐對四物湯的評註:「四物為陰血受病之專劑,非調補真陰之的方。」首先強調四物湯屬於陰血受病的時候用的。末段提到適用的時機:「...然此湯傷寒火邪解後,餘熱留於血分,至夜微熱不除,或合柴胡,或加桂枝,靡不應手輒效,不可沒其功也。」

病:傷寒火邪解後、餘熱留於血分
脈:血虛、血熱、血燥的表現(注意關後的表現,為血的大本營)
證:至夜微熱不除

對照本案的指徵,相較來說比較偏陽虛血少,跟血熱血燥的指徵就不太一樣。

2.在血虛的範疇下,也要注意陽虛有寒與陰虛有熱的不同。

對照[[血證論]]的整理:

然血由火生,補血而不清火,則火終亢而不能生血,故滋血必用清火諸藥,四物湯所以用白芍...。
*如果有火亢的情況,要用清火的藥,譬如[[四物湯]]裡面的[[白芍]]。

又有火化不及,而血不能生者,仲景炙甘草湯,所以有桂枝,以宣心火...。
*如果有火化不及,動力不足而無法生血的,要考慮用辛溫藥,譬如桂枝。

其有血寒、血痹者,則用桂枝、細辛、艾葉、乾薑等,稟受火氣之藥,以溫達之。
*寒化或通路阻塞更明顯的,要加大辛溫辛熱的藥來推動。

對照當歸四逆湯的組成與條文,或許就可以加深印象了(桂枝、細辛加強推動動力與處理寒化的用藥比較多):
- 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
- 下利,脈大者,虛也,以其強下之故也。設脈浮革,因爾腸鳴者,屬當歸四逆湯主之。
當歸四逆湯方:當歸三兩,辛溫;桂枝三兩,辛熱;芍藥三兩,酸寒;細辛三兩,辛熱;大棗二十五箇,甘溫;甘草二兩,炙,甘平;通草二兩,甘平。

220428.Frank Lee.

==四物湯的延伸閱讀==

七物降下湯(朱木通醫案)(四物加黃耆黃柏鉤藤)

【朱木通醫案】
貧血型的高血壓症
年齡性別 /女,60+歲,身體相當虛弱,長年頭眩耳鳴心悸亢進,全身倦怠。
發病情形 西醫皆診斷為高血壓。高度貧血,全身顏面、口唇蒼白乏血色。食慾不振、小便多、大便下痢傾向,手足冷。
脈象及症候/脈弱稍遲。
用藥/四物湯加黃耆、黃柏、鉤陳(七物降下湯)三劑。
結果/元氣稍見恢復,頭眩耳鳴心悸略有減少。再服三劑,血壓降至170。
備註/世人常以為高血壓症者,皆屬多血質身體強壯之人,其實是錯誤的。
七物降下湯:當歸、熟地、白芍、川芎、黃耆、黃柏、鉤陳


李士材少腹有瘀四物湯加減醫案(四物湯合鬱金桃仁大黃)

李士材曰。尚寶卿須日華。林下多郁。且有暴怒。吐血甚多。倦怠異常。余以六君子納參一兩。乾薑一錢。木香八分。四日而血止。後因怒。血復大作。余曰。先與平肝。繼當大補。然夏得秋脈。所謂早見非時之脈。當其時不能再見矣。果如期而歿。
震按:吐血甚多。其因由於郁且怒。則肝脾受傷久矣。重用人參。佐辛熱以從治。可謂技進乎道者也。若解鬱平肝。血豈能止。然血止後因怒復大作。更何法可治。其死無疑矣。
大宗伯董元宰有少妾。吐血蒸嗽。先用清火。繼用補中。俱不見效。士材診之。曰。兩尺沉實。少腹按之必痛。詢之果然。此怒後蓄血。經年弗去。乃為蒸熱。熱甚而吐血。陰傷之甚也。以四物湯加鬱金、桃仁、穿山甲、大黃少許。下黑血升余。少腹痛仍在。更以前藥加大黃三錢煎服。又下血黑塊如桃膠蜆肉者三四升。腹痛乃止。虛倦異常。與獨參湯飲之。三日而熱減六七。服十全大補湯百餘日而康。
震按:兩尺沉實。決其少腹有瘀。因瘀而蒸熱。因蒸熱而吐血。蓋從脈象認得病根。故大下而病根去。去後峻補。不用養陰。更妙。
#古今醫案按

連珠飲(苓桂朮甘湯合四物湯)

本間棗軒之家方
治療貧血所致之動悸、呼吸困難,顏面浮腫。

苓桂朮甘湯(漢方加減)
合四物湯:連珠飲(本間棗軒之家方)
治療貧血所致之動悸、呼吸困難,顏面浮腫。
加大黃、川芎:應鐘散(東洞翁)
治血壓亢進引起的氣上沖、肩酸痛、眩暈、頭痛,動悸,便秘等。
加針砂、牡蠣、人參:針砂湯(原南陽)
用於心臟瓣膜病、貧血、神經症引起之心動悸、眩暈、呼吸困難等。
加吳茱萸、牡蠣、李根皮:定悸飲
用於腸胃虛弱所致之神經質,表現為陣發性心悸亢進症者。
加車前子、細辛、黃連:明朗飲
用於眼科一般疾患、視力障礙、視網膜炎等效佳。
#臨床應用漢方處方解說 P.476

七面鳥之人(四物湯加蒼朮薏苡仁木瓜)


#臨床應用漢方處方解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學習日誌】今年有關AI與中醫學習的分享?(231029更新)

一方面是因為自己興趣,也習慣從其他領域概念去比對自己原來的中醫專業領域,去想想還有什麼可以優化或者借鏡的部分。不知不覺今年就講了幾場有關中醫與AI領域混搭相關的演講。這篇文章主要是自己稍微回顧一下目前的腳步。 1. 3/16 嘉義長庚中醫部 - 病例檢討流程的系統化策略 - 這...

Popu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