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頁

2020年11月30日 星期一

中醫學習11月回顧/2019

 中醫學習11月回顧/2019

有時候每天做的事情看不太出來效益,把日子擺在一起看就看出了一些趨勢。又到了月底,想來回顧一下十一月整體中醫的閱讀小結與心得。

十一月整體的閱讀探索可以說是陰質的思考。因為鄭欽安先生辨證模式的提示,先分陰虛門與陽虛門,換句話說就是考慮身體「動力」與「物質」的有餘或不足。仔細思惟,身體的「物質」又可細分為水、營養(營、精)、血,這三種次項目。因此延伸了幾個問題:如何診斷水的不足?營養精微的不足?與血的不足?

從這三個次項目進一步考慮,就有了病理產物堆積與治則的問題。水的異常代謝病理產物有「淡、痰、飲、水、濕」;營養精微的異常,有「虛勞、五勞、七傷、房室傷」延伸相關;血的異常,有「熱入血室、蓄血、壞血(衃)、瘀血、血痹、乾血」等等考量。

再來更複雜的就是病理產物互結的狀況。病理產物互結的重點除了病性之外,又要考慮病位的所在。譬如結胸的痰熱互結「小陷胸湯」、寒實結胸的「三物小白散」,結的是在「胸」;瀉心湯系列的痞,與之相對,病位的考量在「心下」;「大黃甘遂阿膠湯」的水與血結,病位在少腹/血室。《三訂通俗傷寒論》的何秀山先生說了一句話頗俱啟發:「六經為感證傳變之路徑,三焦為感證傳變之歸宿。」當在考慮病理產物的問題,確實就得思考人體形體層次的狀況,何秀山先生後續就說了:「嘗讀張仲景《傷寒論》,一則曰胸中、再則曰心中,又次曰心下,曰胸脅下,曰胃中,曰腹中,曰少腹。雖未明言三焦,較講三焦者尤為詳明。」

互結的病理產物堆積,進一步又造成了各種難解的病理狀況「癥、瘕、積、聚」、「癰、瘍、疽」等證。《靈樞‧刺節真邪》一段說明了從外感到深入人體內的入侵層次:「虛邪之中人也,洒晰動形,起毫毛而發腠理。其入深,內搏於骨,則為骨痺;搏於筋,則為筋攣;搏於脈中,則為血閉,不通則為癰。」

回顧至此,也發現還有很多東西與理解診斷環節要補強,很多素材是跟學長老師們學習、與學弟妹討論各種教材之間互動,得到的一些收穫與心得。《靈樞‧九針十二原》最後有提到用針(治療計劃)的四層次:拔刺、解結、雪汙、決閉。張開之先生的詮釋或許可以給我們一些提示:

百病之始生也,皆生於風雨寒暑,陰陽喜怒,飲食起居,大驚卒恐,則血氣分離,陰陽破敗,經絡厥絕,脈道不通。夫風雨寒暑,大驚卒恐,猶刺、猶汙,病從外入者也。陰陽喜怒、飲食起居,猶結、猶閉,病從內生者也。千般疢難,不出外內二因,是以拔之、雪之,仍從外解。解之、決之,以內解之也。知是二者,病雖久猶可畢也。言不可治者,不得其因也。

希望能繼續探求其因。也感謝本月一起研讀與討論過的學弟妹。

191130.Frank Lee.

2020年11月29日 星期日

11月月回顧-2020

 【學習日誌】11月月回顧

在我讀過的薩滿書籍裡面,有一個法門要透過鏡子看著自己的臉,然後看出各種不同前世的臉。雖然這個法門沒能學會,但大概了解他想要表達的意思。這也影響了在診間跟患者互動的時候,不要以刻板印象來去應對,而是要先看出他/她完好的狀態,透過這樣的狀態互動,才能有更好的溝通品質。我也是這樣對待學弟妹的,有時候覺得環境好似嚴苛,但跟學弟妹們的互動與討論又感覺好像天醫星轉生的逐漸長大有希望的潛力。這樣的觀點影響我各種層面:人體的設計本身是優良的,你只是要把妨礙生理活動的障礙移開就好;我們的心態本來是能充份體驗世界的,只要把妨礙體驗的障礙移開就好了。

《九鍼十二原》的「麤守形,上守神」不妨把他當作一種學習的次第,從實質具象的肉殼,到抽象多元的心靈神志,都是我們需要了解的內容。這個月集中討論在靈樞的本神篇,可以說是中醫學對於意識探討的專篇。因此這個月多翻閱一些歷代醫家關於精神異常的醫案。精神異常自是難的了,因為問診來演繹病情的方法被封住,只能透過家屬或旁人的側寫瞭解這個患者的狀態,而診斷的策略就只能更由觸診、脈診、望診、舌診、腹診來做確認。

從閱讀病例當中,學習到了有通腑、重鎮安神、逐瘀、補養、化痰等等治療策略。但也帶來更多的想法:痰迷心竅,用溫膽湯加減處理精神錯亂的病案有效(《仿寓意草》一案),如果有效,他是透過調動什麼樣的生理物質基礎的環節,而達到調整的呢?

透過這個問題,再看回傷寒金匱的條文,就頗耐人尋味了:

獨語如見鬼狀;熱結膀胱,其人如狂;病如狂狀妄行,獨語不休;喜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數欠伸....就構成了種種生理病理異常而表現出的神志異常狀況。

《脈經》診損至脈第五 有記載五神損的內容:

損之為言,少陰主骨為重,此志損也;飲食衰減,肌肉消者, 是意損;身安臥,臥不便利,耳目不明,是魂損也;呼吸不相通,五色不華, 是魄損也;四肢皆見脈為亂,是神損也。

12月的學習目標,希望繼續再往下探索魂(隨神往來)、魄(並精出入)意、志的內容。

201130.

==延伸閱讀==

1.印加靈魂復元療法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3602?sloc=main


2.瑜伽解剖書:解開瑜珈與人體的奧祕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71631?sloc=main


3.寓意草 仿寓意草合編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CN11534635?sloc=main


4.中醫心理學基礎理論

https://www.sanmin.com.tw/product/index/003867029

W48週回顧

 一年大概約52週,就要結束了。數到第48週代表2020年底快要到來了。


其實週回顧的進行,也是得依照自己平常的清單或者日誌習慣才能夠回溯。主要可以分四個項目進行(專業、個人、關係、健康),然後用KPT法則即可:


▍專業

K:1.整理有關魂的條文與醫案

 2.買了中醫心理學的書可以參考相關篇章(魂魄意志)

 3.素問靈樞條文影印版比對對照(LP1177)

 4.上了兩堂課(傷寒、刪補)

 5.跟診1次

P:1.閱讀的主題有點無法聚焦

 2.預計要找的現代生理學血液相關資料方向還不明確

T: 1.下週嘗試主題式閱讀

 2.找一下現有相關參考書籍


▍個人

K:1.每天整理一點客廳的盒子雜物,有逐漸減少

 2.可以用曼陀羅九宮格統整每天KPT的內容並檢討

P:新購書本堆積氾濫

T:找時間重新整理書櫃編排


▍關係

K:1.與學弟W討論臨床上治療案例

 2.與學弟B的討論持續了近3年,到本週休息告一個段落。

 3.與中五學妹們進行KPT 21天習慣培養練習。

 4.與學長們討論難病(再生性不良貧血)的可能切入點

P:如何將討論的方法與整理更有效率與系統化

T:嘗試用曼陀羅九宮格筆記法紀錄看看


▍健康

K:1.上了3堂教練課

 2.訓練前先按照久坐人靈活解方的處方鬆筋

 3.進了魔鬼球與狼牙棒

P:天氣冷走路有點減少

T:下週至少完成4次走路


然後把各項T的部分,化作行動,放入下一週的行動清單列表嘗試執行看看。


201129.

2020年11月26日 星期四

11月讀書佳句回顧

人生苦短,收集些好句子也是不錯。以下是11月讀到自己覺得不錯的"心靈資糧"。


▍負傷的治療者-盧雲

P.027 後現代人有如下特徵:1.歷史感的斷裂 2.意識形態的碎片化 3. 尋覓新的永生之道

P.088 一個祈禱的人,能夠在他人的面容中發現彌賽亞的聖顏。

P.091 即使是兩人之間的簡單對話,也可以是生與死的抗衡較量。

P.109 每個人的內心都是一個神祕的深淵,他者難以解讀透徹

P.112. 語言永不能填滿過去與未來的虛空,只有一個人實實在在的臨在才能填滿。因為只有這樣,盼望才會油然而生。


▍宗教療癒與生命超越經驗-余德慧

P.249 任何一個你可能碰到的東西都是修行的平台。修行不是進入某一個宗教才叫作修行,而是任何一個地方都可能是修行的地方。


▍身體的歷史‧序‧倪為國

人的一生行程,身體就是唯一的腳本。


▍博伽梵歌原意

P.145 憤怒導致錯覺,錯覺使記憶迷亂。當記憶迷亂時,智力就喪失。智力一喪失,人就重新墜入物質泥潭。


▍奇蹟課程

P.306 當你的平安受到任何威脅或騷擾時,不妨這樣對自己說:我不知道任何事情的意義,包括這件事在內。因此,我也不知道如何回應才是。從今以後,我不再借助過去的經驗作為我的指路明燈。

P.350 地獄的吸引力就藏在罪咎可怕的魅力之中,這正是小我獻給所有自認卑微無用之人的禮物。每個特殊關係都暗含著「我是卑微的」信念,因為只有受到剝削的人才會重視特殊性。要求特殊待遇,並且把特殊待遇視為愛的表達,遲早會讓人轉愛為恨的。


▍奇蹟課程學員手冊

L.121 寬恕是幸福的關鍵。


▍後會無期‧韓寒

從小聽了很多大道理,依舊過不好生活。


▍刻意練習

突破瓶頸的最佳方式,就是以新的方法挑戰自己的大腦或身體。


▍精準練習‧成甲

如何透過刻意練習來掌握臨界知識和提升元認知能力?(1).對基本核心知識化小圈 (2).將基本知識組合成更大的知識能力單位 (3).在各知識能力單位之間建構認知框架。


▍網路影片‧巴夏

你恐懼的事物有多強烈,其中就蘊含更多自由的真相。


▍實習神明手冊・Jane Roberts.

P.168 一個太過僵化的自我,會阻止你充分感受任何情緒,讓人生真的變得非常乏味。


▍搞定・David Allen

P.049 混亂不是問題,花多久時間找出事物相互間的關係,才是真正的賽局。


▍第五項修練・Peter M.Senge

P.164 只尋求工作外的滿足,而忽視工作在生命中的重要性,將會限制我們成為快樂而完整的人的機會。

P.175 真正有創造力的人,會使用遠景與現況之間的差距來產生創造的能量。

171127.

關於日誌系統

兩年前寫的心得,現在還是蠻受用的。

「我發現原來自己所學到的東西中,有那麼多事來自於我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情,而非正規的學習課程。但是想要從中學到東西,僅僅經歷這些事情還不夠,還必須要對自己的經歷加以思考。在我們繁忙的生活中,有太多時候根本沒有思考的餘裕。」

--《非理性的時代》Charles Handy.中文版序.P.007

 如果能夠回到過去,提醒學生時代的我,我會建議先學習日誌系統。這是自去年以來,自己不斷反覆試驗,從練習大本的日誌、到小本的日誌,到暫停日誌習慣(比較看看有跟沒有的生活差異),到最後選擇合適自己的日誌形式(一頁一週份的)。以下跟大家分享我的幾點心得。

▍為什麼要使用日誌系統?跟行事曆的差別在哪裡?

 日誌系統比較像是生活事件過後的紀錄與反思,如果要類比的話,很像是在FB打卡的這種習慣,只是變成打卡在自己的日誌本上面,奧野宣之先生則用life-log來稱呼。乍聽之下好像很麻煩,(話說FB打卡卻可以繞過這種奇妙的心理機制),其實每次所花的時間比FB打卡的時間甚至還少。根據個人的習慣,在一天的結束時,花個5-10分鐘左右簡記即可。不過我自己的記憶體很短,事件過完我基本上都會拿出日誌紀錄一下。

▍日誌系統要記錄甚麼?

 這方面因人而異,因為對每個人覺得有意義,值得留下的東西不太一樣。日誌系統我個人自己基本會記錄的是:三餐的飲食內容、以及睡眠習慣、閱讀中的書籍與進度、進行中的課程與事件(某某演講,或者跟某某聚會討論)。如果有簡單的心得與評論會直接寫進日誌旁,如果有一大串感想想發揮,就一樣會移往手札本系統。手札本/讀書筆記系統,也就是自己的隨想、讀書或觀影心得紀錄,如果比較長篇,佔據大段落的,就會放在這邊,而不會放在日誌。

▍日誌系統要保持閱讀/檢視習慣。

 記錄了上述的一些看似瑣碎的生活內容,但有時候在回顧時,可以發現事件連續性所造成的影響。譬如睡得太少,導至隔天精神力與情緒變差,連帶影響整天的行事節奏。就會提醒自己要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等等。

 奧野宣之先生提出life-log的想法,但沒有明確地提到回顧的時機(只說需要回顧時就可以回顧)。這方面因為GTD提出回顧習慣概念的影響,每週週末回顧前一週的日誌事件是個可嘗試的習慣。一方面也可以檢視下一週行事曆的事件預先做準備,整體回顧與計畫的時間,只需要5-10分鐘,但對於釐清要做的事情有很大的提醒與心理預備的效果。如果這習慣培養熟悉以後,可以進行更複雜的人生設計(五年的視野)或者專案管理計畫(一年以內要做得多步驟事件)的調整。大多數個人觀察具有高效能學習的學長/老師/同學們,他們都保持有一些個人學習頻率與步驟的良好習慣。

▍日誌系統可以與其他系統作為基礎連結。

 日誌系統可以發展各種符號,與手札/讀書筆記系統作為聯結。有時候依照時間搜索,只印象記得在某些時段的事件,就可以透過日誌系統來作索引與回顧。在寫部落格文章或等等輸出的時候,也可以作為寫作參考靈感的來源之一。

17.11.27.Frank.Lee.

2020年11月23日 星期一

經行延期驗案一例

 【野人‧醫案】

49歲婦人

初診日:104/7/03,

自述過去某月其間血尿,服抗生素兩週效差,而LMP:5/18,自6/12欲經行未行感,服其他院所處方效差(月經沒來)

其他病史:子宮肌瘤3顆

診脈後:左關浮遲微緊,按之滑,左尺久按無力,右手整體脈勢無力

於是進行下列的問診:

1.小便情況:尿量少,小便不暢感
2.大便:排便一日一行,不暢且質黏
3.口:口渴
4.膝蓋是否痠痛: 有,且足脛腫脹感
5.惡寒或惡熱:又惡寒,又惡熱
6.胃口:納可、食慾正常,無冰飲
7.胃脘大腹狀況:經欲行未行脹痛疼痛感,偏臍下方
8.是否有其他不舒服症狀:晨起面易腫,經欲行胸脹感,腰痠,眠差

望診資料評估:面色白而雙顴微赤,雙目周遭色黯,年壽周圍青黯色,舌質淡

思惟其水津代謝異常(晨起面易腫、小便少、膝蓋痠脹、足脛腫脹、腰痠、口渴)
其面色白,雙顴微赤、惡寒等偏陽虛的指徵
又其經欲行未行導致荷爾蒙運作紊亂(胸脹、惡熱、經欲行腹脹痛感)
病屬風水,證偏陽虛無力運化水津上騰
考慮以真武湯為主方,合越婢湯(麻黃石膏劑),
(前醫亦有用真武湯加減,但經仍未行)

處方內容:真武湯 麻黃 石膏 生薑 大棗 炙甘草 大黃

此案患者回饋服藥後第二天,經行順暢,後經行7-8天,諸症均減。惟排便仍有不暢感。

此例婦人後來還有子宮及盆腔大腹周遭問題尚待處理(西醫婦產科檢查子宮腺肌症、子宮體纖維化、腸沾黏等),目前仍在門診治療觀察評估療效中。

===

今日複習金匱條文:

問曰:病有血分水分,何也?
師曰:經水前斷,後病水,名曰血分,此病難治;
先病水,後經水斷,名曰水分,此病易治。何以故?去水,其經自下。

或可參考。

151223.

2020年11月21日 星期六

W35-內經眼科


這次接到的任務,是探索一下中醫的眼科。這次的主題是採取的方法是先蒐集內經篇章相關目科的條文,然後做主題分類,發現儼然可以形成一個小型的目科指導手冊。但由於條文相對古樸比較不好理解,所以我從名醫類案中搜尋相關歷代的目病病例,附在相關條文內供參考。自知還有很多不足的部分,僅作為學習的紀錄,提供有志者能一起探索典籍。雖然時代仍然風雨,但書還是要繼續讀下去。

本次的參考資料:

1.中醫眼科全書

2.內經類證論治

3.內經精要匯編

4.中醫形體官竅理論與臨床研究

5.重要漢方臨床處方解說口訣集

6.張步桃新編眼科

7.病名漢方治療の実際 ―山本巌の漢方医学と構造主義―(坂東 正造)

8.眼睛解剖生理及常見疾病概論2版(蘇俊峰)

9.大開眼界,山岳文化,(楊長豪)

200828.Frank Lee.

錄音檔與pdf參考

W24 四君子湯治療出血症

 又到了每週學習回顧的時候啦。怎麼加強讀古籍條文的熟悉度呢?最近用的方法覺得比較熟練的是嘗試「舉例」,也就是讀到一段條文的時候,嘗試從自己的上診臨床經驗對照有沒有類似的。

這個方法出自於《極簡閱讀》。極簡閱讀的學習步驟有三步,第一步是先用自己的話解釋一次;第二步要嘗試根據自己的經驗舉例;第三步則是要總結前兩個步驟成為行事判斷的執行項目。

大部分第一個步驟比較容易。第二個步驟有時候礙於臨床經驗不足,比較難舉例。這時候對照歷代醫家的驗案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式。手上如果有醫案的書籍就可以翻看看,有沒有甚麼病例是符合這段句子的案例。目前手上比較常翻的病例書有《傷寒名醫驗案》、《金匱名醫驗案》、還有《古今醫案按》。

譬如說,讀到《刪補》引張璐言「四君子氣藥,治上下失血過多。」應該就是在講某種病理狀況,用四君子湯可以改善失血症。翻了一下《古今醫案按》,就有一些病案可以作為舉例對照輔以理解:

1.

汪石山治一人。形魁偉。色黑善飲。年五十餘。病衄如注。喘嗽。喘不能伏枕。醫以四物湯加麥冬、阿膠、桑白皮、黃柏、知母進之。愈甚。診之脈大如指。脈訣云。鼻衄失血沉細宜。設見浮大即傾危。據此。法不救。所幸者色黑耳。脈大非熱。乃肺氣虛也。此金極似火之病。若補其肺氣之虛。則火自退矣。醫用寒涼降火之劑。是不知亢則害。承乃制之旨。遂用人參三錢。黃耆二錢。甘草、白朮、茯苓、陳皮、神麯、麥冬、歸身甘溫之藥進之。一帖病減。十帖病愈。

2.

一男子。每怒必便血。或吐血。即服犀角地黃湯之類。薛立齋曰。當調理脾胃。彼不信。仍服之。日加倦怠。面色萎黃。又用四物、芩、連、丹皮之類。飲食少思。心煩熱渴。吐血如湧。竟至不起。此證久服寒涼損胃。必致誤人。其脾虛不能攝血。不用四君、芎、歸、補中益氣之類。吾未見其生者。

3.

一婦但怒必便血。寒熱口苦。或胸脅脹痛。或小腹痞悶。薛曰。此怒動肝火而侮土。用六君子加柴胡、山梔而愈。用補中益氣、加味逍遙二藥。乃不復作。

幾個病例並列,就給了我們一個小窗口,切入四君子湯系列治療出血症的舉例。

200611.

W19-面向南方

這個禮拜《傷寒論淺注》的陰陽易差後勞復脈證與《金匱要略淺注》的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第六剛讀完了。其實這個習慣是週一到週五,每天讀兩條條文,慢慢累積的效果。源自去年跟好幾組學弟妹各自練習100天念典籍培養出來的習慣。每次讀的話大概也不到5-10分鐘。這樣的讀法可能會有點碎片化,不過只要在篇章結束後,再給自己一個引導的問題就是這一篇大要再講甚麼?再用自己熟悉的整理方式,整體回顧篇章一次,就會有一些整體的印象與概念。

這有點像是讀書輪播,就像臉書演算法每日輪播餵養訊息跟廣告一樣。那就自己加入想讀的教材,以自己能夠吸收的量每天讀一點就好了。譬如現在立夏節氣過後,我會翻一下《時間之書》,瞭解一下節氣的一些典故。書上這樣寫的:

古人對夏的理解原本是一個空間意義,夏的本義是「面向南方」。並以夏季位配南方,「夏人」即南方人。古人觀念以南為主,以北為死;以南為陽,以北為陰;以南為前,以北為後。(p10)

這裡跟內經若干篇章的方位都是呼應的。還嘗試過隨著季節讀書,所以順便翻一翻有點厚的書,譬如《醫學入門》卷之四的暑篇:

祛暑和中(利濕消導其雜)證自除。

夏月人多飲水食冷,故宜利濕兼以消導,汗多者忌滲。祛暑,香薷散、黃連解毒湯、清肺生脈散、白虎湯加參、柴;寒熱不定,小柴胡湯;和中,大、小調中湯、薷苓湯、枇杷葉散、胃苓湯、桂苓甘露飲、六和湯。

有些方子不熟,就會很想查一下。譬如桂苓甘露飲出自劉河間宣明論的內容,組成可以簡記成五苓散+六一散+石膏、寒水石。

這週學習回顧的心得,覺得原子習慣跟方法都可以隨個人而異,但每天的積累就臨床上診應用而言,確實是需要且必要的。《少有人走的路》P3裡頭有一段提到:「解決人生問題的關鍵在於自律。人若缺少自律,就不可能解決任何麻煩和問題。在某方面自律,只能解決某些問題,全面的自律才能解決人生所有的問題。...」嗯嗯,好像要再翻翻這本書了。查了一下網路,有人把這本書做了書摘,有一句好像有點寫實,摘錄作為一種給自己的提醒。

我們每個人,就像生活在蛋殼裡。我們被這種自以為是的安全感填滿周身,在這裡面我們不用承受壓力,不用面對痛苦,不用承擔責任。我們舒適的生活著。 而對於一個雞蛋來說,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 人生亦是。從外打破是壓力,從內打破是成長。 如果你等待別人從外打破你,那麼你註定成為別人的食物; 如果能讓自己從內打破,那麼你會發現自己的成長相當於一種重生。

200508.Frank Lee.立夏後

W47-中醫的眼睛、耳朵與心。

 W47週的學習回顧。

1.中醫的眼睛

曾經有同學分享去學某老中醫入門的門檻,是要先在旁邊的湖觀測氣候,等到有一定的心得就可以開始看樓內來訪的患者。跟診的學弟Y分享在肝膽腸胃科,觀察到某患者臉部的氣色,天倉與蕃敝凹陷;有洗腎的患者面如漆柴;學弟分享「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的讀後心得。學弟問那額頭出現黑氣有沒有甚麼指徵呢?其實書上也是有記載的:「黑色出於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死。」《靈樞‧五色》不過我自己的經驗還不夠多,只曾在肺積水的患者候過這樣的氣色。

跟診時學長常說的虛陽浮越的面色,在兩顴兼會有淡淡的粉紅色,其實同篇也有記載。「赤色出兩顴,大如拇指者,病雖小愈,必卒死。」記得剛開始上診第一年,跟患者溝通還不夠圓融,病人臉上有這樣的表現,跟他說是一種陽虛,被他誤解成我講他陽壽已盡,他回去氣的想把醃好的蘿蔔(因為我說不要吃冷性的食物)全部送來診間,所幸那週服藥後症狀改善不錯,回來複診時才笑咪咪地道出這個曾有的心理疙瘩。

2.中醫的耳朵

學弟Y又問了關於腹診聽扣診的一些問題。怎麼聽氣音?水音?血音?目前腹診也都是土法煉鋼自己在體會,不過內經《至真要大論》有些句子可以當作一些指導原則:

-諸脹腹大,皆屬於熱。

-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於熱。

-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

曾經跟學長請益的腹診聽診重點,在於病理產物的屬性(水、濕、痰、飲)與深度層次。找到的老先生腹診訪談資料,則有六音的舉例(正音-正常的聲音、空音-痿縮、濁音-水或血瘀、重音-嚴重的水或血瘀、硬音-良性腫瘤、石音-惡性腫瘤)

3.中醫的心

其實這三個標題,還是源自於以前老師上課的問題:「甚麼是中醫的眼睛?甚麼是中醫的耳朵?甚麼是中醫的心?」《靈樞‧本神篇》:「所以任物者謂之心。」有時候閱讀這件事情,就是學習改變自己的認知。從很多學弟妹的經驗分享,或者是學長老師們的案例,各類書籍上的記載提示,其實都能有助於我們對人體生理現象的理解與再認識。最近讀的《我需要你的愛,這是真的嗎》就是一本很好對治念頭的書籍;《臣服之享》或者《必要的創傷》都是很好學習放下的法門。

患者因為心頭上的事情,一直沒辦法解決,有一種無法放鬆的感覺。口破,合併其他指徵,開的處方是甘草瀉心湯合封髓丹。

「所以你事情解決了嗎?」

「還沒解決。」患者面仍帶憂象。

「幫你扎針試試看?可能只能調整一下你的神經系統不要那麼緊繃。」

請患者躺著,針少陰厥陰-陽明平衡環,左手神門、少海,右手手三里,右足太衝,左足足臨泣、內庭。中脘照紅外線燈。十五分鐘後,似乎有比較放鬆了,患者說快睡著了。兩眉間緊皺的皮部(闕中)也略見平整了。

覺得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包括技術、知識與心態。

201119. Frank Lee.

每日覆盤的習慣培養

 1.每日覆盤

在時間管理的書籍很常提到這樣的概念,就是每日覆盤[1]。簡單來說就是一整天下來之後回顧當天的行程。或者隔天早上起來時回顧前一天的行程。我自己是採取早晨起來回顧前一天這個做法,因為一晚睡眠後,對事件的體驗或詮釋有重新設定的效果,早上起來想前一天的事情,也會比較清楚一點。

2.覆盤的要點

然而覆盤要回顧甚麼事情呢?如果剛開始沒有概念的話,可以考慮佐藤傳《晨間日記的奇蹟》的作法,將回顧欄分成四項:工作、健康、金錢、人際關係。如果不知道要寫甚麼,我覺得借一下K.P.T的方法:

Keep:寫下不錯的點

Problem:寫下遇到的問題

Try:試想問題解決的方法

譬如工作類:

K:讀到機械連結的概念不錯

P:對於骨病學解剖參數不熟

T:搭配機動學或解剖學參考書來看

譬如健康類:

K: 今天墊高硬舉到了90kg

P:腿內側肌群緊繃會影響表現

T:下次訓練前做好放鬆筋膜的準備

3.習慣的疊加

如果剛開始還沒有這個覆盤的習慣,就給自己訂一個21天的練習,然後安排在自己每日晨間習慣的某個流程裏。譬如早上一般來說都會吃早餐,可以在吃早餐後撥個15分鐘執行覆盤的習慣,就會容易維持進行。練習3週,短期目標達成,也會有一點成就感。

4.「為什麼」的動機,比怎麼做來的重要。

21天到了之後,就可以來檢視這個「為什麼」的動機。一樣也可以用KPT法則:

K:有了每日覆盤的好處有哪些?

P:實際上遇到了哪些問題?

T:我可以怎麼做,來改善這些問題?

提供給大家參考。

201119. Frank Lee.

==其他參考閱讀==

[1].「覆盤」這術語應該借自圍棋的概念,是指在對弈結束後,雙方將對弈過程中的所有落子按順序重複擺一次,並互相討論、精進棋藝。

[2].晨間日記的奇蹟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446622

[3].不成功,因為你太快:練習每日覆盤,不二錯、不瞎忙、年度目標有效達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97618?sloc=main

傷寒論的狂


如果我們把「狂」當做關鍵字串搜尋傷寒論文本的話,會找到七條條文,其中四條有處方例。

我們先來看三條沒有處方的條文:

▍腎絕的表現->狂言

1.溲便遺失、狂言、目反直視者,此為腎絕也。《辨脈法》

第一條是「腎絕」的臨床觀察,除了目反直視以外,「狂言」,記錄的是語言佈達內容或能力以「狂」的程度來形容,下焦前後二陰的狀態是「溲便遺失」。

▍陽明病「水不勝穀氣,與汗共併」->奄然發狂

2.陽明病,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調,其人骨節疼,翕翕如有熱狀,奄然發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勝穀氣,與汗共併,脈緊則愈。《辨陽明脈證并治》

第二條記載的是「陽明病」的「水不勝穀氣」時的病程表現:進食狀態「欲食」想吃東西,下焦前後二陰的狀態是「大便自調」、「小便反不利」;整體的症狀有「骨節疼」,熱型的指徵是「翕翕如有熱狀」,會有「奄然發狂,濈然汗出而解」的汗出表現;預後判斷要查脈象,「脈緊則愈」。

▍陽虛無血,醫反下之->狂走見鬼

3.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巔;浮反在上,數反在下。浮為陽虛,數為無血,浮為虛,數為熱。浮為虛,自汗出而惡寒;數為痛,振寒而慄。微弱在關,胸下為急,喘汗而不得呼吸,呼吸之中,痛在於脅,振寒相搏,形如瘧狀,醫反下之,故令脈數、發熱、狂走見鬼,心下為痞,小便淋瀝,小腹甚硬,小便則尿血也。《辨不可下病脈證并治》

第三條記載了一個誤下的病程變化,醫者在「陽虛無血』的病理狀態下,使用下法,導致「發熱」、腹診指徵:「心下痞」、「小腹甚硬」;小便狀態:淋漓、尿血。精神異常狀態:「狂走見鬼」。

其他四條有處方例的條文,均在《辨太陽病脈證并治》:

▍火迫亡陽->驚狂

4.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起臥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

這條記載火迫亡陽型的表現,會「驚狂」、「起臥不安」。用桂枝湯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來救治。

比較一下其他龍骨牡蠣系統的精神狀態:

煩驚、讝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煩躁(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熱結膀胱/血證->其人如狂、其人發狂

5.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方。

6.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硬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裏故也,抵當湯主之。

7.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少腹硬,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證諦也,抵當湯主之。

最後這三條似乎可以並列一起,在腹診的指徵上,要檢查「少腹」的表現(急結、硬滿、硬);小便的判斷要「自利」,為血證諦的指徵。

以上為七條在傷寒論裏頭的有「狂」的條文。

感謝您的閱讀 😃

201109.Frank Lee.整理

2020年11月14日 星期六

有關情緒的病例

記錄一下最近在診間的觀察,有關情緒的病例。

1.照顧公公過世的媳婦

情緒狀態:自己半夜遇到公公嚥氣往生,這幾天無法入睡,神魂不寧
望診:眼胞浮腫,面色略脫塵,略有微赤
脈診:弦細數,關後脈沉
症狀:口乾、食不下、脹氣、胸口悶
處方:柴胡桂枝乾薑湯+茯神、香附、肉桂
思路:先定調為少陽太陽太陰問題,加交感丹、肉桂溫心陽
衛教:先開方五天,法事期間出來看診也可以轉換心情
回饋效果:五天服藥期間可穩定入眠約6小時
*交感丹:香附、茯神
《洪氏集驗方》卷一引鐵瓮申先生方
情志不遂,不思飲食,面黃形羸,胸膈痞悶。

2.公婆媳問題憂鬱的中年婦女

情緒狀態:憂鬱感明顯,對於自身處境清楚但仍有無法抑制的負面感受
望診:面色淡白,唇色淡
脈診:少陰脈細緩,關部微遲
症狀:脹氣、排便可、納差
處方:桔梗甘草、生薑大棗、白芷陳皮、浮小麥
思路:從少陰論治,佐溫胃陽加辛溫行氣之品,合浮小麥仿甘麥大棗湯之意。另外桔梗也可以處理脹氣。
回饋效果:服藥兩週期間憂鬱感減退,較能理性處理事情
*桔梗(辛微溫)《本經》
主胸脅痛如刀刺,腹滿腸鳴幽幽,驚恐悸氣。

3.面對員工糾紛的婦女

情緒狀態:煩躁感,略急躁,兼負向感受
望診:面色白
脈診:寸部弦細澀,按之無力感
症狀:脹氣,納可,微煩躁感無法入眠
處方:柴胡疏肝湯、百合、合歡皮
思路:疏肝理氣,佐百合寧心安神,合歡皮仿千金黃昏湯
回饋效果:本週入眠穩定,可以安穩到天亮。
*百合《日華子本草》:安心,定膽,益志,養五藏,治癲邪,啼泣,狂叫,驚悸
*《千金方衍義》:合歡屬土與水,補陰之功最捷

4.車禍後受傷手臂骨折手術後的婦女

情緒狀態:負向感受明顯,自訴說不出來的難受
望診:雙眼眶黑氣明顯,目內眥間暗沈
脈診:左關浮微,左尺沉澀
症狀:食不下、納差、排便不暢
處方:茯苓四逆湯加人參、半夏、大黃
思路:定調為陽虛門,溫脾腎陽,仿溫脾湯之意通便,人參、茯苓亦有安神作用。
回饋效果:精神改善、飲食恢復正常、排便順暢,憂鬱感降低
*人參《本經》
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
*茯苓《本經》
主胸脅逆氣,憂恚驚邪恐悸,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乾,利小便,久服安魂養神,不飢延年。

心得小結:

自己回顧這些案例,不管大家的情緒狀態如何,都有給予足夠的時間給患者訴說與傾聽。
靈樞本神篇:「心,怵惕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恐懼自失。」情緒的原因有源自精神結構的因素,也可能受到形體臟腑狀態失調的影響。源自過去事件記憶造成的衝突,引發的各種身心狀態,要靠藥物緩解,自然是有限。但藉由處方穩定身體狀態,讓心神思維能安住在安穩的肉身,或許較能面對人世間種種的課題試煉吧!
201115.Frank Lee 芯傳
#本神

==推薦延伸閱讀==

1.我們內心的衝突
5. 渴求的心靈:從香菸、手機到愛情,如何打破難以自拔的壞習慣?

【學習日誌】今年有關AI與中醫學習的分享?(231029更新)

一方面是因為自己興趣,也習慣從其他領域概念去比對自己原來的中醫專業領域,去想想還有什麼可以優化或者借鏡的部分。不知不覺今年就講了幾場有關中醫與AI領域混搭相關的演講。這篇文章主要是自己稍微回顧一下目前的腳步。 1. 3/16 嘉義長庚中醫部 - 病例檢討流程的系統化策略 - 這...

Popular Posts